針孔成像源于公元前春秋戰國時期,據墨翟〈公元前468—前376年)及其弟子在所著的 《墨經》中記載,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已經知道針孔成像原理,并且會利用針孔成像來繪制陶瓷 器皿上的圖形。北宋時期的學者沈括〈 1031 —1095年)在他的《夢溪筆談》一書中,對針孔成像原理作了進一步的分析和說明。
一、針孔成像原理
根據幾何光學的知識,我們知道發光物體所發射的光,是由無數個光點所組成的,這些小 光點通過針孔,投射到白色屏幕上,就形成了物體的影像。光線是直線傳播的,并會聚到投影 中心^針孔,因此物體上半部分所對應的點,通過針孔在屏幕的下方成影;物體下半部分所 對應的點,通過針孔在屏幕上方成影。同理,左邊的光點成影于右邊,右邊的光點成影于左邊。 這樣,與景物所對應的光點,通過針孔后,在屏幕上結成左右相反、上下倒置的景物影像。
二、針孔成像的規律
針孔是一個投影中心,從物體上反射的每一個光點都要會聚到這個投影中心,然后才能繼 續沿直線傳播、擴散,最后在白色屏幕上結成該物體的影像。在針孔成像中,物體離投影中心 (針孔〉愈遠,其影像愈小,觀察屏離投影中心(針孔〉愈遠,其影像愈大。
從物體上反射的每一個光點,實際上都是一個極為窄小的光朿,這個小光束是發散性的, 我們稱之為光錐,物體所對應的小光點稱為光錐的尖端,通過投影中心反映到屏幕上的光斑稱為光錐的底。由于小光束成發射狀的緣故,落在屏幕上的光跡,并不是點,而是一片光斑,所以 在屏幕上結成的影像,實際上是由無數個光斑相交疊合組成的。這種光斑,在攝影術語中被稱為分散圈。這些光斑直徑小于0.0254mm時,人眼不能分辨,因而視為光點。光斑的大小,取 決于針孔的大小,取決于物體發光點與針孔之間、針孔與屏幕之間的距離。針孔愈大,發光點 與針孔之間的距離愈近,屏幕與針孔之間的距離愈遠,所得到的光斑愈大;反之,光斑則愈小。
針孔的大小,還決定了影像的清晰程度和影像的明暗程度,針孔愈大,影像愈明亮,但這時 光斑變大,影像變模糊;反之,針孔愈小,影像變暗,光斑變小,影像愈來愈清晰。矛盾的是,要 使影像明亮,針孔必須開大,而針孔開得太大,又不能結成清晰的影像;針孔也不能開得過小, 如果開得過小,不僅影像亮度減弱,而且還會發生光的衍射現象,也不能結成清晰的影像。
由于上述原理,針孔成像用于攝影時,就失去了其實際應用的價值,人們不得不根據它的 成像原理,來逐漸發展透鏡成像。盡管如此,針孔成像箱,仍然是現代照相機的始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