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創造性毀滅”無視曾經的輝煌
數碼攝影的崛起,被很多認為是膠卷產業悲劇的始作俑者。其實,數碼相機的開創者正是當年的黃色巨人柯達。在分析柯達衰弱的評論中,舍不得曾經的輝煌是被提及最多的原因。
“在科技面前,沒有人能一直高高在上。”尤其是這種科技可以迅速產品化,成為消費領域的一種文化。更應該看清文化的保值和增值作用,并不是產品消極進步的理由。海外媒體強調,在柯達危機之前,很多攝影器材的佼佼者也破產了,如美能達、愛克發、甚至“貴族”一般的萊卡。相反,積極轉型數字攝影的企業,如佳能、尼康、奧林巴斯、卡西歐、富士,卻開創了新的機遇。
1976年,柯達就開發出了成熟的數字相機技術,并將數字影像技術用于航天領域。1991年柯達就有了130萬像素的數碼相機。擁有全球最好的影像實驗室,讓柯達的創新一直遙遙領先。不過,直到2000年,柯達的數碼產品僅占總收入的22%。全球掀起數字革命的2002年,柯達也只有四分之一的產品是“數字”的。相比之下,更晚進入數碼行業的曾經對手日本富士,數字化產品已經達到了60%。
這與100年前柯達創始人喬治·伊斯曼,拋棄玻璃干板,開發膠片技術的果斷,形成了鮮明對比。在傳統膠片業務市場縮水時,柯達高層不僅沒有重視數字技術,反而是開辟“膠片”的衍生產品。很難想象,柯達一度經營化學制品、藥檢設備,甚至是浴室清潔劑,直到2003年,才宣布停止投資膠卷業務。耐人尋味的是,柯達近年來的自救中,憑借出售專利獲得19億美元,其中大部分正是數碼產品的專利。
有人說柯達的遭遇早有前車之鑒。愛迪生的電燈和光源革命迅速,將紅極一時的煤氣燈行業打得一敗涂地。IBM曾經的市場份額讓人害怕,現在只能活在自己以前龐大的身影下。在谷歌和蘋果的重塑下,諾基亞、黑莓不得不面對手機市場的版圖劃分。
“創造性毀滅”是經濟學家描述這種市場創新和更迭時,喜歡引用的時髦詞匯。面對新的消費者和產品、生產和運輸方式,市場以及新工業組織形式只有不斷創新,才能為自己創造機會。成也蕭何敗蕭何,“創意”和“生意”之間的關系,回頭看時往往令人唏噓不已。
“膠片文化”要載體更要有創意
有沒有膠卷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已經并不重要。有了手機、攝像頭、數碼相機,卡式錄音帶、CD、膠卷都已經被計算機、記憶棒取代。就連電影業也已經全面數字化。當膠片媒介消失,曾經承載的文化又會如何?
“它不僅僅是膠卷,更是流行文化的圖標。”美國紐約喬治·伊斯曼國際攝影和電影博物館館長托德,對柯達彩色膠卷的停產發出感慨。2011年12月30日最后一部柯達彩色膠卷的洗片機停工,它的最后歸宿很可能就是喬治·伊斯曼博物館。喬治·伊斯曼于1880年創辦了柯達公司,并與1888年發明了可以裝100張底片的柯達相機,讓攝影走入公眾視野。
“你只要按下快門,其他的交給我們。”曾是柯達非常成功的口號。“膠卷時代”上膠卷、對焦、按快門、取膠卷、沖印這一套從家庭到工廠的流程,如今一個人就可全部完成。按下快門之后,沒有太多的“其他”可以留給別人。
不少骨灰級攝影玩家表示,尼康、富士、柯達,無論停產或減產,只會影響到大眾攝影,而并非專業攝影。很多攝影藝術家,如果要堅持要用傳統相機和膠片進行創作,就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材料和工具。膠片相機與數碼相機,對于攝影師而言,都只是工具,對作品的影響程度甚至遠遠小于照相機鏡頭的選擇。而且,拍攝水準,最終有賴于攝影家的創意和技術,絕非載體能夠左右。
柯達帶來的攝影普及,模糊了專業和業余之間的技術界限。而今,當柯達膠卷落幕之際,專業和業余的衡量標準,也已經從技術升級為藝術。從最初戰地攝影師們,用馬車載著巨大的黑箱,趕赴戰場報道戰事;到后來大師布勒松拿著標準鏡頭相機,看似信手拈來地“掃街”;再到很多人曾經熟悉的以膠片拷貝方式,送來故事和夢想的膠片電影。膠片承載的很多記憶無法磨滅。2006年,美國攝影家愛德華·斯泰肯的早期名作《池塘月光》,以292.8萬美元的價格在紐約刷新了藝術攝影作品拍賣的紀錄。膠片攝影無論載體是否消亡,已經因為它所承載的內容,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。
膠卷記錄的瞬間,都是故事
“攝影隱含有辨識功能,就是把真實事物世界的節奏辨識出來。眼晴的工作,就是在大堆現實事物中,找出特定的主體,聚焦其上。照相機的任務,只不過是把眼睛所作的決定記錄在膠卷上而已。” ——法國著名攝影家亨利·卡蒂埃—布勒松
1969年7月,美國宇航員尼爾·阿姆斯特朗第一次踏上了月球表面。拍攝登月照片的膠卷,正是當時如日中天的柯達。為了應付極端溫度,以及宇宙射線,登月相機加裝了鉛板。有意思的是,阿波羅-14的宇航員,因為將登月像帶回家當做紀念品,被美國航空航天局告上法庭。今年10月將開庭審理。
▲《習作》布勒松
雙手各抱著一只大酒瓶,躊躇滿志的走在路上,看似得勝的將軍。和背景中小姑娘的笑臉相映成趣。抓拍是布勒松一生所堅持的基本創作手段,他從來不去干涉他的拍攝對象。
《大眼睛》解海龍▲
這張在中國家喻戶曉的照片,改變了很多失學兒童的命運。“大眼睛”蘇明娟渴望的眼神,成為希望工程無聲卻最有力的代言。2006年,國內首個影像藝術拍賣專場上,《大眼睛》拍得30萬元高價。